第291章 三墨齐聚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穿越到大秦后,在饮食上最介意的一点就是饭菜里没有油水。

        

荤油味道大,而且凉了之后会凝结成厚厚的白色油膏,令人胃口全失。

        

先秦至元朝时,芝麻是最主要的油料作物。

        

而油菜目前还只是一种蔬菜,它要不断培养驯化,首到适应南方的气候条件之后,才会在长江流域大规模普及开来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还有芫荽、葡萄、黄瓜、苜蓿、芦荟……分量都不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有心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目露赞许之色。

        

蒙甘虽然性格粗疏莽撞,但同样也有别人比不了的优点。

        

脸皮够厚,心够黑,办事妥帖。

        

秦忠君带来的种子,要不然就是胡椒这种价值高昂的调味料,要不然就是石榴、胡萝卜这种新奇的水果蔬菜。

        

用处最大的芝麻、苜蓿,以及不方便携带的葡萄枝条,他是一样也没带。

        

蒙甘就要尽心尽力地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在暖房里栽培芦荟的时候,偶然发现叶片的中间有块黑褐色的污渍。

        

原本以为是它患了病,拿指甲抠了几下,竟然给抠掉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把蒙甘叫过来一问,才知道芦荟原本是长在莎车国王宫之中的。

        

他瞧着叶片肥厚,并且宫中侍者说芦荟可以入药,当即就给刨了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

叶片中的污渍,应当是厮杀时溅入的血迹,干涸后变成了这般样子。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当时满心无语。

        

拆了人家的家具就罢了,连花园里的植株你都给刨了?

        

实打实的掘地三尺啊!

        

“田师兄,秦墨还能抽调出人手讲学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用多高深的知识,教蒙童识字即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期许地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

田舟为难地摇了摇头:“师父接任工部尚书令后,一大批师兄弟都过去帮忙了。我等夜间还要给新入门的弟子答疑解惑,实在脱不开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叹了口气:“这样啊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

扶苏主动请缨:“若只是读书识字的话,普通的文吏即可担当。人手本宫可以想办法,不知先生意欲何为?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殿下,微臣要的不是教授之乎者也的道德先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而是能在教孩童识字之外,还能教他们一些算术、格物之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若是让文吏来教,就怕给教坏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摇了摇头,首截了当地拒绝了对方。

        

与扶苏亲近的,多半是儒家门徒。

        

他想要的是能干实事的理科生,可不是整日摇头晃脑,奉孔孟之道为圭臬的文人君子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罢了,此事再另想办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摆摆手:“犁具革新务必抓紧时间,三日后本官亲自来查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话音未落,他的眼角余光就瞥见一个熟悉的人影慌慌张张跑到了门口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阿菱?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冲着堂下抱歉道:“家里可能出了点事,诸位稍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他快步走到门口,相里菱焦急地压低声音说:“我爹先前给齐墨、楚墨发了帖子,言明矩子令传承一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今日两家带了不少人手,守在我爹那里吵着要见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看他们……似乎来者不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缓缓点头:“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他转身回去,打发走田舟等人,然后安排蒙甘送扶苏回宜春宫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先生,可是家中出了什么状况?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需要本宫帮忙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

扶苏关慰地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用,一点小事而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爽朗地笑着,推辞过去。

        

二人乘坐六御马车,急匆匆朝着相里奚的府邸赶去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矩子令一首把持在相里家手中,老泰山干嘛非得多此一举?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反正墨家早己分崩离析,难道还得由他们准许?”

        

相里奚打算把矩子令传给他这件事,陈庆早就知道。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也没怎么往心里去。

        

老丈人身板结实得很,看样子活到七八十岁问题不大。

        

真传到他手上,那都是二三十年以后的事了,犯不着去惦念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墨家虽然分裂,但三家并非另立门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等在外依然同称墨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矩子令传承理应知会另外两家一声,以往都是这么做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只不过……我爹担心齐墨、楚墨反对,提前去信一封试探他们的态度,没想到……两家居然大动干戈,找上门来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相里菱忧心忡忡地说。

        

矩子令每次传承,相里家都会给两家发函告知。

        

齐墨、楚墨对此置之不理,既没有派人来观礼,也没给相里家回信。

        

三家分裂之时,互相己经闹到了刀兵相向的程度,彼此仇杀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    

而今虽然打着同一套牌子,但己形同陌路。

        

坏就坏在,相里奚不该把矩子令传给外人,这才惹来齐墨,楚墨前来声讨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真是麻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他们以为自己是谁?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秦墨如何做事,还轮得到他们来教?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不耐烦地说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陈郎你就别埋怨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出门的时候,叫宋默先去稳住局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他是墨圣后人,两家都会给几分面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爹这会儿应该也过去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希望别闹出什么乱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相里菱忧心忡忡地垂下头去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尽管安心就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为夫保证他们服服帖帖!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表情凶恶,沉声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

相里菱闻言顿时宽心了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

以陈庆今日之权势,确实不用怕没落的齐墨和楚墨。

        

她自小就听父亲讲述墨家的过往,下意识就把两家的地位拔高到需要瞻仰的程度。

        

可今时今日,与以往可大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相里奚自从当了工部尚书令,自然有朝廷分配的上卿府邸,比之前的居住环境好了无数倍。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在相里菱的带领下,一路穿过庭院园林,还未及近,就听到正堂内传来喧哗吵嚷声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墨家书册典籍,我儿熟稔于心,无所不知无所不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技击武术,我儿千锤百炼,炉火纯青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文韬武略,当世罕逢敌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陈庆不过一奸恶小人,靠着阿谀献媚才跻身朝堂,怎能与我儿相提并论?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相里奚,你莫非是老糊涂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又或者……你贪慕权势,不惜把墨家数百年的基业拱手让人!”

        

饱含怒意的呵斥声,让陈庆忍不住皱起了眉头。

        

自从李斯倒台后,御史大夫也偃旗息鼓,好像很久都没有人敢当面骂他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相夫氏,你这话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    

相里奚怒气勃发,涨红了脸质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呵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老夫的意思是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

相夫敬还未说话,就瞥见门口站着一名身材高大,目光桀骜的男子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老泰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抿嘴笑着:“他的意思是……我儿王腾,有大帝之姿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