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9章 陈庆的道德底线,就是没有底线

        

夜色渐深,咸阳宫外的百姓依依不舍地各自散去。

        

归家的途中,还在与亲邻好友热络地讨论着戏剧里的内容。

        

逆袭归来的孟干、温柔体贴的莎车国公主、恬不知耻的春儿一家,还有令人憎恶的匈奴贼子。

        

还有一件事,时不时被百姓无意间提起。

        

那箱子晃花了人眼的金银财宝……

        

西域真的有那么多钱吗?

        

那里并非不毛之地?

        

此时消息闭塞,黔首百姓连百里之外的事情都不一定知晓。

        

但这出戏剧,让他们不由对西域刮目相看,生出了憧憬和向往。

        

皇家仪仗也在浩浩荡荡的返回咸阳宫。

        

始皇帝命百官离去,却留下了陈庆单独谈话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大秦子民知道当兵打仗,杀敌封爵有莫大的利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然而随着六国烟消云散,如今大秦攻取的地方,无不是荒僻偏远之所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光是行军的路上就要走个一两年,而且去的是荒无人烟的贫瘠之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再以立功封爵驱使他们,百姓就会生出抵触的心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那些地方与我有什么关系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一路跋山涉水,死在途中都无人掩埋,去打这样的仗值得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有了这样的想法,再以强令相逼,他们心中自然会有怨气,战力也会打不少的折扣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月淡星疏。

        

大队人马沉默的行进在路上,纷杂的脚步声中,陈庆的侃侃而谈格外清晰。

        

嬴政和扶苏听得入神,不由赞同地点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所以你要让他们知道,西域之地金银财宝无数,连孟干这个无名小卒都能一夜暴富,获得佳人青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还想告诉百姓,大秦并非无故开战,而是为了天下大义,防贼于域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陈庆,寡人突然觉得这演戏唱曲也不可轻视,于国朝有大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嬴政目光深邃地说。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微微一笑:“陛下,后世管它叫舆论话语权。还有个专司此职的宣传部,与朝中六部并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天下悠悠众口,民心向背,自然举足轻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嬴政的眼神中不禁露出赞赏之意。

        

先前他埋怨冶铁进度缓慢,陈庆就从渭河的沙土中取出了铁砂,打造军械的进度大大加快。

        

李信西征在即,陈庆就想出了戏剧公演的方式,以此来笼络民心。

        

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吗?

        

“扶苏,赵崇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朝中职司改革风波未平,暂时不宜再做变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舆论宣传一事,你二人协助陈庆,凡事多与他商议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始皇帝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后,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最亲信的人手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两人躬身应下。

        

嬴政突然好奇地问:“陈庆,还有如戏剧这般的手段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寡人想让天下人知道,此次征伐西域,乃是堂堂正正,威武之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脑筋一转,明白了他的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

征发民夫戍边,调集大军南征百越都导致民间怨气沸腾。

        

明面上不敢骂,暗地里的腹诽之词绝对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    

这回攻打西域,始皇帝想要百姓交口称赞,称颂其功德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办法……倒不是没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只是于陛下、大秦赫赫之名有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小心地抬眼看去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乃皇家帝婿,又不是外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有什么话尽管道来,寡人绝不怪罪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嬴政不耐烦地催促道。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飞快地说:“咱们可以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

他刻意压低了声音,细碎的言语只有西人能听到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先生,这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

扶苏听完,目瞪口呆地愣在原地。

        

赵崇深吸了一口气,神色郑重地打量着陈庆。

        

凡事他都不介意以最大的恶意猜测对方。

        

但还是小瞧了这厮啊!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的道德底线,就是没有底线!

        

嬴政目光闪烁,神色纠结。

        

他不由深深地盯着神色平淡的陈庆,暗自感慨:这样奸恶的毒计,是怎么从人心里长出来的?

        

“寡人准了,你放手去办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记住,行事不可操之过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他犹豫了片刻,不放心地给赵崇打了个眼色。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一向胆大包天,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,他都能干得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

还是得让人盯着点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陛下放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微臣一定会拿捏得恰到好处,等戏剧这股风快消散了,再见机行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信心十足地说。

        

嬴政缓缓点头,挥手示意他退下,带着大队人马回了咸阳宫。

        

人潮散去。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驻足原地,微微摇头:“想不到我穿越一场,居然帮大秦干起了塞洗衣粉的勾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下仇恨之火得烧的多旺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——

        

翌日,冶铁坊。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大马金刀坐在正堂,翘着二郎腿饮茶品茗。

        

赵归被侍者传召而来,远远地望见他的身影,一时间心绪无比复杂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小人见过陈府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刚进门,赵归就行了大礼,腰身弯得差点对折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数日不见,赵首领风采依旧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放下茶杯,目光玩味像是在打量自己的猎物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小人如今己是大秦子民,与匈奴势不两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首领之称,绝不敢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赵归身躯一颤,不知道为什么陈庆又提起了这茬。

        

以前在草原上,他因为一半中原人的血统,自幼饱受兄弟族人欺凌。

        

那时候赵归做梦都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匈奴人。

        

而此时此刻,被大秦俘虏后,他的想法很快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。

        

若不是因为匈奴的身份,屠各部全族何至于受这种人间炼狱般的苦难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赵归,先前本官说过对尔等有大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而今时机终于到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目不转睛地盯着他,沉声说:“你可敢为之?”

        

赵归猛地抬起头,激动地简首想哭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敢!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哪怕刀山火海,小人及屠各部族众也绝不皱一下眉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大人但有驱策,莫敢不从!”

        

相比矿山和工坊那种杀人不见血的残酷,纵马奔驰在草原上征战厮杀仿佛都成了一种难得的享受。

        

赵归回答得斩钉截铁,生怕迟疑半分,就错过了这个扭转命运的机会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好!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大秦……匈奴就需要你这样的勇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摆摆手,制止了他辩驳的冲动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本官这里有一卷国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拿着它,代表匈奴使节来咸阳面见始皇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他展开一卷空白的绢布,提起毛笔蘸好墨汁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匈奴的文字怎么写来着?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会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突然停下手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小人知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赵归用力点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

匈奴的文字还处在象形文字的早期,通常刻在骨头和木片上,与甲骨文差不多。

        

在母亲的督促下,赵归不但会书写赵国文字,对匈奴的‘刻骨卷木’也略有涉猎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那你来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主动让开了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

赵归小心翼翼地上前,握住了毛笔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开头的称谓就以匈奴单于的名义,自称草原之王,西域三十六国之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指点着绢布告知。

        

赵归眉头微皱。

        

草原上哪有这等人?

        

匈奴各部互不统属,遇到灾年,各部族互相吞并,部落的数量会急速减少,但也有一百多个。

        

碰到年景好的时候,大小部落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,三五百个也不稀奇。

        

但陈庆这样说,他只好斟酌词语,提笔照着那些话书写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此次派遣使者前来大秦,目的有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一,大秦无故伤我匈奴百姓,劫掠牛马牲畜,以致数万人被扣押在秦境。

        

请大秦予以返还,不得加害匈奴子民。

        

措辞要强硬一些……算了,反正又没人看得懂,到时候你临场发挥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赵归刚写了几个字就停下笔触。

        

不对劲!

        

这种话是能说的吗?

        

大秦始皇帝威加海内,他的暴脾气连草原上最偏远的部落也有所耳闻。

        

拿着这样一份颠倒黑白的国书去面圣……

        

会被当场砍死的吧?

        

“记啊,我怎么说,你就怎么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严厉地催促道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赵归怀着纠结的心思,强忍住手臂的颤抖继续书写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二,九原郡乃匈奴故地,因草场迁移,才暂时离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如今被大秦窃据,此乃不告而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“请大秦撤去边防关隘,返还匈奴故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陈庆口齿清晰地说完了第二条。

        

当啷!

        

赵归猛地转身,手臂扫落了桌上的砚台,黑漆漆的墨水洒了一地。

        

他脸色骇得发白,身躯抖得像是筛糠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大人,小的……小的不敢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

这哪里是什么国书,分明是给他的祭词!

        

拿着它进了咸阳宫,屠各部非得全族被诛不可!